第1946章 周文的解释-《佣兵1929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师弟你想想,南京战役打了两个多月,兄弟们被束缚在紫金山上,虽说也取得了一些战果,但总体上是一种被动的防御模式,就是要出动出击一次,还要靠着你跟顾长官的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特别是这次那个桂某人擅自撤离雨花台,相当于是把咱们直接给卖了。要不是你和雨庭机警得早,说不定这次咱们就要被鬼子十几万人围在紫金山上,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我想说的还是,这次来南京不可控的因素太多,大伙儿心都不踏实。就比方说这此突袭江阴,如果咱们被日军早一步发现,武进就不是那么好打了。而更危险的是,如果21集团军的廖长官也跟那个桂中将一样的尿性,我们岂不是又一次陷入绝境?”

    “这几天的战斗虽然说比较顺利,但也可以说是比较幸运,因为我们是在敌后,一步踏错就万劫不复,想补救都没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战斗都是靠你,靠雨庭你们的临机决断和超人一等的指挥来完成的,但都很冒险,也可以说是被逼无奈的冒险。”

    “这种战斗太不踏实,大家的心也不踏实,时间长了,我担心会影响到全军的信心和士气。”

    周文听了就心中叹了口气,他知道妙花说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意见,恐怕很多中高级军官也有同样的想法。

    主要还是这些年佣兵团都习惯了自己做主的战斗,主动选择战场,主动寻觅战机,主动攻击敌人,基本没有出现过困守一地的被动战役,更很少会依靠友军的帮助来摆脱困局。

    即使是长城抗战被军委会与日军私下苟合坑了一把,但那时日军兵力分散,佣兵团要摆脱鬼子的围剿并不难。

    而这次就不同了,不论是向北方突围还是奔袭武进县,其实都是仓促之下做的决定,虽然战斗过程比较顺利,在达成从江阴乘船回归目的的同时,还大量消灭了日军。

    但从战略上来看,这次突围行动看似辉煌和圆满,却是被形势所迫的被动之举,内藏相当大的风险。一个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。

    这种被动局面可是跟周文当初建立佣兵团的设想背道而驰。佣兵团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多杀鬼子,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。

    甚至在之前的预案中,都有在迫不得已之下,撤出离石县进入大山坚持作战的准备。这也是在吕梁山区建立鹰嘴崖基地的原因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